• “鞭长莫及”的意思:指虽然鞭子很长,但总不能打到马肚子上,比喻距离太远而无能为力。这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出自鲁国·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在句子当中一般做作谓语,定语。相关故事:公元前595年,左司马申舟奉楚庄王之命到齐国办事,
    潇洒小姐 2023-3-7
    24 0
  • “市侩”的意思:旧指街坊中的市民,以前的城市城镇居民较为势利,也即小市民状态,因此市侩是个中性略带贬义的词汇。“市侩”的拼音:shì kuài“市侩”的释义:1、即牙侩。旧称买卖的居间人。例一:《淮南子·氾论训》“段干木晋国之大駔也”。译
    天天向丧 2023-3-7
    25 0
  • “痛心疾首”的意思:多指对人或事的痛恨,也指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悔恨。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状语、补语;也作“疾首痛心”。 这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三年》。相关典故:春秋时期,晋献公和秦穆公
    紫梦恋星 2023-3-7
    25 0
  • “得意”指的意思是:指满意,感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用作动词,指满意;感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得意”的出处:出自《管子·小匡》:“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译文:管仲是
    浅月流歌 2023-3-7
    71 0
  • “相敬如宾”指的意思是:夫妻之间相互敬重爱护,就如同宾客间相待一样。词性: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相敬如宾”的出处: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译文:有一次
    凝晨 2023-3-7
    19 0
  • “秦晋之好”的意思:原义是春秋时,秦、晋二国世代联姻;后遂以秦晋之好代指两姓联姻的关系;在句子中可充当宾语;含褒义;亦作“秦晋之匹”“秦晋之偶”“秦晋之盟”“秦欢晋爱”“秦晋之缘”。“秦晋之好”的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良人未归 2023-3-7
    30 0
  • 远水救不了近火:意思是远处的水救不了近处的火,比喻费时的方法解决不了当前的问题。远水不救近火语出战国·韩非《韩非子·说林上》,这则成语多用于口语,在单句中可充当宾语,在复句中可作分句。例句:1、不过不知来不来得及,就怕远水不救近火。2、这
    依海续听风 2023-3-7
    57 0
  • “因人之力而敝之”的“因”指的意思是:依靠。“因人之力而敝之”的意思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后伤害他。敝,损害。“因人之力而敝之”的出处:出自先秦·左丘明的《烛之武退秦师》。相关原文片段: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
    清影横笛 2023-3-7
    22 0
  • “休戚与共”指的意思是:本义是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祸患共同抵挡。后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同。休:欢乐,喜庆。戚:悲哀,忧愁。其语法结构为:主谓式,主要用作谓语、定语,含褒义。“休戚与共”的出处:出自明·瞿共美《天南逸史》:“臣与皇上患难相随;
    雪夜伤雨痕 2023-3-7
    31 0
  • “胜之不武”指的意思是:胜过对方,不是凭勇气、智慧等因素,引申为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胜利。武:勇也。不武,意为:不是凭勇气。“胜之不武”的出处:出自《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芊茗静语 2023-3-7
    23 0
  • “东道主”,古时中国民间宴请款留宾客的主人。客人由西来,则称主人为东道主,客人由南来,则称主人为北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东道主”的介绍:春秋时郑大夫烛之武见秦穆公,要求秦军停止进攻郑国,郑国今后作为东路上的居停主人招待来往的秦国使
    潇洒小姐 2023-3-7
    24 0
  • “畏威而不怀德”的意思:对这些夷狄族群只能以霸道武威镇压使之服而不能以王道仁德去怀柔感化。畏威怀德:畏惧声威,感念德惠。“畏威而不怀德”的出处: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翻译:古代中国的周边一些少数民
    浅音离影 2023-3-7
    31 0
  • “东道主”,古时中国民间宴请款留宾客的主人。客人由西来,则称主人为东道主,客人由南来,则称主人为北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东道主”的介绍:春秋时郑大夫烛之武见秦穆公,要求秦军停止进攻郑国,郑国今后作为东路上的居停主人招待来往的秦国使
    没心没肺能活百岁 2023-3-7
    26 0
  • “兵不厌诈”指的意思是:用兵不厌嫌诈术;比喻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兵不厌诈”的出处:出自《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译文:我听说,多礼的君子,不嫌忠信;作战时,不嫌欺
    冷流大哥 2023-3-7
    19 0
  • “既东封郑”的“封”的意思:封,名词,专指西周各诸侯国之间的国界线,此处活用为动词,在东边使郑国成为他的疆域,属于使动用法。“既东封郑”的意思:(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原文选段: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芊茗静语 2023-3-7
    25 0
  • “志在四方”没有上一句。志在四方:指有远大志向,不局限于一地。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四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天下。用法: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含褒义。近义词:志在千里、雄心壮志。反义词:鼠目寸光、胸无大志
    八度余温 2023-3-7
    48 0
  • 根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在为躲避祸乱而流浪其他国家长达19年,只有介子推一直追随在他身边不离不弃,当晋国公子重耳成为了一代明君晋文公时,想要封赏在自己困难时帮助自己的介子推,但介子推不求名利,与自己的母亲归山隐居山林,晋文公想用放
    品茗听雪 2023-3-7
    21 0
  •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其左右,甚至“割股啖君”。但介子推不求利禄,在重耳称为一代名君后,他不愿接受封赏,而是选择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亲自去绵
    没心没肺能活百岁 2023-3-7
    23 0
  • 三晋最初是指战国时期的韩国、赵国、魏国三国的合成,韩、赵、魏三家原是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中的三个,他们在春秋晚期共同打败了晋国执政的智氏,然后逐步掌握晋国的大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因此史书称韩、赵、
    我会爆炸 2023-3-7
    20 0
  • 战国时期韩国是现在的山西临汾。战国时期的韩国是先秦诸侯国中的其中一个,也是战国七雄中的其中一个,是跟赵国、魏国并称为三晋,国君是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的一个后代。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魏、韩、赵三家大夫歼灭了智伯荀瑶,三家瓜分了晋地,也
    浮世清欢 2023-3-7
    55 0